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经验,孩子会有哭闹不停的时候,如一定要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一定要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等等,都有可能通过哭闹这种方式来进行争取。面对孩子这样的行为,父母可能都会觉得很难处理,如果当时自己没有什么耐心,可能就会通过打骂的方式来处理了。
但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处理通常情况下都不会对亲子关系带来太大的帮助,可能会导致孩子与父母的亲密感、信任感下降。而孩子与父母的亲密程度深切影响其日后人格、心理等各项成长指标的健康水平;同时,也关系其未来人际关系的处理及社会融合的质量。
那么,面临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处理会更好呢?
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种有助于处理这样一种情况的方法——在处理的过程中增加肢体语言接触。(当然,这里的肢体语言不包括“打”的方式。)
有大量文献研究了触摸对婴儿的积极影响,包括触摸与婴儿的成长和情感发展之间的联系。很多新父母都会学习给孩子进行亲子抚触,因为通常医生都会告诉他们,这样会让新生儿感受到爱,能增强体能,也会变得更聪明。可是,当孩子越来越大的时候,继续进行亲子抚触的家长则会越来越少,似乎抚触只适合给那些不会说话、不能奔跑的小宝宝。
但是,即便是成人,还是很需要有肢体上的接触的,因为这有利于帮助个体获得情感的寄托,感受到一定的安全感。
因此,当我们面临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我们可以先通过抚摸的方式对其进行安抚,然后等他的情绪稳定下来,再跟他一起去讨论事情。这样做的好处是可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看到了自己的情绪的,是在陪伴着自己的,而且也愿意陪伴自己度过这段“难受”的时光。这样的陪伴,可以帮助孩子找到他从婴儿时期通过父母的抚摸而获得的安全感,有助于他的情绪稳定下来。
而当孩子感知到自己的情绪被看到,已经得到了父母的理解,那样再跟他们讨论所面临事件的其它内容时,相信孩子也就更容易接受了。而这样的处理方式,也有助于提升亲子关系的质量。
如果你说担心自己面临孩子哭闹的情况时自己也没法冷静下来?那样先找一个人来安抚一下你自己的情绪再去处理孩子的情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