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青春期开始,青少年在生理、心理和社交方面都经历快速的转变。较急的发展节奏容易为青少年带来压力和困扰,使情绪波动,甚至影响学业、社交和日常生活。但从成长的角度来看,青少年正好透过面对不同的挑战,学习了解自己,锻练解决问题、与人相处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发挥潜能,令身心健康地发展。
青少年的行为或想法,背后往往反映他们成长时的心理需要或心理特点,以下是其中较主要的:
1. 注重自我形象
青少年对自己的外貌身型,以及内在自我都十分自觉
自尊感仍在不断发展,有时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有时又自信不足
在寻求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或许会模仿某一类人,或崇拜偶像
2. 寻求独立自主
对父母师长的权威开始产生怀疑
重视私隐,渴望父母给予空间
希望建立自己独特的一套,包括外型、风格、喜好等
3. 重视朋辈的认同
为求得到同学朋友的认同,往往不自觉地追随潮流,有时会放弃或改变一些原有的看法、行为和标准,改为仿效朋辈;也有可能在朋辈的压力下做出某些行为
4. 对新事物感到好奇,勇于冒险尝试
兴趣广泛、求知欲强、有冒险精神,但有时又会变得衝动或怕失败
5. 充满理想和幻想
看事物较为「浪漫化」,追求完美,容易忽略客观环境的限制,会因现实的事与愿违而沮丧
6. 感情丰富,情绪易波动
容易受外界事物的感染
较情绪化,时而亢奋激昂,情绪低落
7. 对性感到困惑
对各样性生理的变化感到不知所措
对恋爱与异性产生憧景
青少年面对的压力来源和处理
日常生活中许多事情,对青少年都可能构成压力,但同时也给予机会学习成长。重要的,是要鼓励青少年用冷静、理性的态度找出自己压力的来源,积极地去面对和处理。
自我形象的困扰
身体的发育过早或过迟出现,做成困扰
担心自己的外貌身形
觉得自己比不上人
接纳并欣赏自己的特点
明白美丽=良好的品德+健康的体魄
每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无需和别人比较
家庭关系问题
觉得很难和父母沟通,关系紧张
与兄弟姊妹不和,易生磨擦 自助贴士
主动与父母倾谈,坦白讲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加强沟通
找出衝突的原因,一起商讨解决的方法,并遵守协议,建立信任
与家人互相尊重,主动表达关怀,参与家庭活动
学业前途问题
功课、考试繁重,引致身心疲累
成绩未如理想,为升学担忧
社会竞争激烈,为前途忧虑 自助贴士
改善学习技巧,时间管理,有充足睡眠,减轻精神压力
培养学习兴趣,订立目标
探讨不同的升学、就业途径,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向;必要时,寻求升学就业辅导
交友及感情的烦恼
不懂如何结识朋友,感到孤独
朋友关系欠佳,觉得被冷落或排斥
拍拖、谈恋爱的疑惑 自助贴士
多参加群体活动,扩阔社交圈子,锻练社交技巧
主动与朋友沟通,化解矛盾
认识清楚友情和爱情的分别
踏上身心健康成长路
培养自尊自信
自尊是个人对自己的评价,自信是相信自己处事的能力。一个有自尊自信的人,会肯定自己的价值和长处,不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缺点,亦不会常常著意别人怎样看自己。他会认定目标,勇往直前,接受考验,渡过难关。
方法:1欣赏自己的优点:把自己的优点和干得出色的事情列一张清单,放在容易看见的地方,以作鼓励
2肯定自己的价值:「天生我才必有用」,要肯定地对自己说:「我是一个有用的人」
接纳自己
接纳自己的外表和样貌,亦要明白个人的内在修养更为重要,建立一个有内在美的自我形象。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及短处,不期望自己十全十美或样样皆能,也不因某方面的不足而影响自信
发挥自己的潜能
开放自己,多参加不同的活动,从而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和才华
改善自己的缺点
对别人的关心和提点作出回应,积极改善缺点
避免与人比较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要比就与自己比较,今日的我要比昨日的我进步
不怕失败
从挫败中学习,检讨可以改善之处,再接再厉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平时与家人、师长、同学和朋友建立良好关系,互相尊重、信任,遇有困扰时可向他们倾诉,他们会提供支持和鼓励。
2.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我们可以与别人和谐共处、赢取友谊、建立互助网络。
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
了解自己以便能发挥优点及改善缺点
听取别人的坦诚意见,也问问自己是否喜欢跟像自己一样的人交往
多留意及称讚别人的良好行为
多了解及体恤别人行为背后的原因
懂得原谅及说「对不起」
待人有礼、和蔼可亲、热心助人
多留意自己及别人的情绪变化、并适当地表达情绪
与人沟通时,保持温和的语调和友善的接触
用心聆听、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去体谅别人
多参与群体活动,扩阔社交圈子
3. 妥善处理情绪
青少年处于急剧发展的成长阶段,情绪的波动变化也来得更快更大。因此有需要学习如何察觉、抒发和处理自己的情绪,便有助促进心理健康及人际关系。
处理情绪有妙法:
用说话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再客观地分析引起这种感受的原因,例如「我好嬲因为同学笑我矮」、「我好开心因为我的成绩有进步」、「……」
暂时与发生衝突的人或事分开,如洗个脸或饮杯水,使自己冷静下来,才去分析衝突的起因
将注意力暂时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或做一些鬆弛的活动,如听音乐、做运动等
建立支持网络,主动与人倾诉,让父母、师长、同学或朋友分担烦恼
明白到人生一定会有顺境逆境交错出现,容许自己的情绪自然流露
儘量放开怀抱,培养乐观的人生观。不要只缅怀过去而放弃现在与将来
4. 学习减压技巧
在日常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亦是无可避免的。为免过量或持续的压力对身心健康造成损害,适当的预防及纾缓方法是不容忽视的。
预防压力:
认识和接纳自己
欣赏自己的长处和接纳自己的短处
因应自己的能力制订合理的期望和可行的目标
妥善分配时间
平衡求学、交友、发展个人兴趣、与家人相聚等时间分配、避免沉迷某一方面的活动
凡事尽力而为,不杞人忧天
保持身心健康
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培养良好嗜好、远离烟酒毒品
增广知识,装备自己
多阅读、多留意周围的事物、多听取他人的经验和意见,以增加应付问题的能力和资源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主动与别人沟通,增强互助网络
纾缓压力:
暂时放下困扰,进行消閒活动,如做运动、听音乐、画画等
主动与人倾诉
找出压力的来源,尝试各种可行的解决方法,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困扰
请紧记:
对困扰避而不想,採取逃避态度,不但没有将问题化解,反而使压力累积,加深苦恼的感觉
吸烟、酗酒、滥用药物等,只能带来片刻的麻醉,并没有任何减压作用,反而会残害身体及影响家人,使问题更严重
自杀或自残的行为都只是消极的逃避,绝不能解决问题,只会令关心你的人心痛。爱惜身体、爱惜生命,万大事情都是可以解决的
当家人、老师和朋友无法提供协助时,便应谘询专业人士如心理咨询师或临床心理学家等的意见,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