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降生时,无论是妻子,还是丈夫,都会经历一场关于身份认同的巨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想当好爸爸的新生儿父亲,患上了“产后抑郁”。
长久以来,公众似乎都有一个误区,即认为只有女性会患上产后抑郁,直到李承铉在参加《披荆斩棘的哥哥》接受采访时,自爆带娃一年“快要崩溃”的经历后,男性“产后抑郁”终于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被忽视的男性“产后抑郁”
男性的“产后抑郁”比女性产后抑郁更不易察觉,甚至有人会疑惑:“男的也会有产后抑郁?”但它确确实实存在于我们之间。
根据文献报道,父亲产前/产后抑郁的患病率为2.3%~23.3%,各地区患病率差异较大,伊朗的研究显示父亲产前抑郁患病率较高,可达23.3%;而在英国的队列研究中,患病率较低,仅为2.3%。目前中国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较少,仅有香港地区的研究报告了父亲产前抑郁的患病率为7%。
但显然,和妈妈们一样,一些爸爸们也会在孩子出生后,会感受到很大的压力,甚至出现抑郁症状。
男性“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
个人因素
对育儿等相关知识缺乏了解的父亲更易出现产后抑郁。在围产期获得精神心理健康信息和育儿相关知识方面获取较少,使得这类新生儿父亲对于孩子出生后所带来的变化了解不多且准备不够充分,从而大大增加了产后抑郁的风险。
抚养新生儿所产生的压力也是重要因素,压力知觉水平越高,新生儿父亲产后抑郁发生率越高。成为父亲是男性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伴随着新生儿的到来,他们不仅要适应自身父亲角色的转变,同时也要兼顾整个家庭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他们所要承担的压力与责任。在这个过程中应对不良的新生儿父亲往往会导致压力过大而出现负性情绪,增加了产后抑郁的风险。
经济因素
相关研究表明,家庭经济状况、失业和住房满意度均可能诱发新生儿父亲产后抑郁。妊娠、产检及分娩等一系列医疗费用和抚养孩子的开支加重了家庭的财政负担,若新生儿父亲收入较低或失业则会给自身带来严重的心理困扰。
此外,住房满意度越低,新生儿父亲产后抑郁的发生率越高。住房环境不仅反应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会对人们的心境产生影响。租房居住的新生儿父亲出现产后抑郁的风险是居住于自家房子父亲的5倍。
社会支持因素
夫妻关系不和谐会提高新生儿父亲罹患产后抑郁的风险。新生儿父亲的情感支持主要来源于夫妻之间的感情,当双方在情感、行为上做到相互理解、尊重、帮助和相互依赖时,彼此间的感情就越好,新生儿父亲对婚姻的适应和满意度也就越高,从而能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
同时,亲戚朋友给与的社会支持不足也会增加新生儿父亲产后抑郁的风险。新生儿父亲从配偶、家人及亲戚朋友等处得到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越多,则他们照顾母婴及平衡家庭与社会工作的信心和能力能得到提高,发生父亲产后抑郁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如何预防男性“产后抑郁”
了解育儿知识,做好心理准备
在决定养育孩子之前,作为父亲也要了解相关知识,充分了解孩子出生后所带来的变化,对于哺育儿女可能遇到的困难要正确认识,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此外,在决定生育孩子以前,夫妻双方不仅要在心理上,同时也要在经济上充分考虑及规划,避免因经济压力因素带来心理上的风险。
适当宣泄,调节情绪
当男性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时,不妨及时发泄。可以选择力量型项目或舒缓平和的体育项目,如各种球类运动、游泳、快步走等都能令人身心舒展。也可以与亲人、朋友沟通,把自己的苦恼向别人倾诉,寻求帮助。
无论如何,都不要忘记关爱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