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经常觉得,自己的思维限制住,无法挣脱出去,成就全新的自己。 01. 什么是限制性思维? 思维可以成就自己,也可以限制住自己。 思维是潜移默化的心灵力量,每时每刻都在人生中发挥重要影响,发现并解除限制性的思维,是踏上自由之路的第一步。 一个人的思维中有很多其实是由某一特定经验产生的,这个思维也许适用于曾经某个情境,但在另一个情境中就不适用了。 可是如果这个人的思维还没随之改变,就会给他的生活带来很多困扰。 这样的思维,我们称为『限制性思维』。 我们的生活中,有两种较为普遍的限制性思维。 无助和无价值。 限制性思维之一:无助 第一个最具破坏力的限制性思维我们称为『无助』。 所谓『无助』,就是这样一种想法:别人做得到,而我却做不到。 具有无助这种限制性思维的人,经常会产生莫名的无力感,对很多事情都没有兴趣,没有目标,不清楚自己要什么,想得多,而行动得少。喜欢把原因归于外在的环境、其他人事物上面,常常会有一种受害者心理。 当一个人有能力,却不被许可用自己的能力去解决一些事情的时候,就会产生无助感。 这些拥有无助“病毒”的人,通常是因为他们小的时候,父母过于包办了他们应做的大多数事情。 或强行要求他们一定要按照父母的意思做事,剥夺了他们锻炼的机会,不允许他们挑战自己的权威。 或者父母处处拿他们的弱项与别的孩子的强项作比较,让他们总感觉自己不如人。 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觉得,我自己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但是我爸妈可以,或者别人可以。 于是,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他们都不会再尝试自己解决。 限制性思维之二:无价值 有无价值无资格感的人较容易逃避成功,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敢去追求,害怕自己没有资格,会配不上这些东西,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潜意识中发生的,意识很难觉察得到。 『没用』,『无价值』,『我没有价值』这个思维会比『我不会成功』这个思维影响更大。 这种思维会影响一个人成年后与其他人的关系,他可能会害怕与别人建立任何情谊,因为他觉得自己会成为别人的负担。 他也很难与别人合作,因为一旦合作不成功,他就会自责,是因为自己『无能』造成的。 这两种限制性思维可能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思想中,它们相互作用,影响着一个人的所有行为,最终的结果就是让这个人待在原地,难以进步。 有些人一生庸庸碌碌,羡慕别人的成功,哀叹自己的不幸。其实,他们的身上基本都能找出这两种限制性思维。 02. 限制性思维的来源 限制性思维是如何形成的?主要有五个来源。 经验 我们的限制性思维基本上都是通过经验形成的。我们做一件事情,就会产生一系列后果。 通过这种『行动—结果』模式,人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采取什么行为,就会得到什么结果。 但是人们往往会忽略一个事实——事物并非一成不变,我们往往没有掌握事实的全部。 很多人都是这样,会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形成一个思维,这个思维会左右他们的行为。 有时,这种经验还并非直接来自他们自己,很可能来自别人。 教育 我们的教育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我们的父母,另一方面是学校。 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人生顺利,所以他们会把自己人生中的思维及他们认为的好与不好的经验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在很多家长的思维中,好成绩就意味着好的人生——成绩好的孩子就能进好大学,进了好大学才更容易找到一份稳定优越的工作,以后的人生就有了最坚实的保障。 错误的逻辑 在作决定的时候,人们会先去评估这个决定的『投入与产出』。 确定自己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然后可能得到什么样的回报。 但是很多人关于『投入与产出』的估计其实是错误的。 他们没有仔细研究过自己作出这个决定的依据是否真实可靠,并且往往将这一个依据泛化。 借口 有时,人们用错误的逻辑去形成一个思维,为的是给自己的失败找一个借口。 当一个人做了一件事情,却没有效果,他可能会将自己的失败合理化,用一个借口为自己开脱。 借口用得太多,就会变成一个思维。 当一个借口变成『思维』的时候,就会限制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恐惧 限制性思维还有一个重要的来源,就是『恐惧』。 在我们的社会中,我们都害怕被批评、被无视、被拒绝,这些恐惧就会渐渐演化成限制性思维。 03. 怎样消除限制性思维? 限制性思维是在我们童年时期形成的,而我们一生在『创造』经历去『符合』这些思维。 如果你能回顾自己的人生,你会发现自己的经历总是相似的。 限制性思维会影响你的生活,它几乎会影响你做的任何一件事——阻碍你发现机会,让你丧失尝试的勇气。 消除限制性思维的第一步,当然就是找出它。如何找出你的限制性思维呢? 比如,你很想找到一位伴侣,却发现自己很难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你会怎么解释这件事情? 你的思维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运作的——你相信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 只有你完全不再持有这个思维,它对你的魔力才会消失,它才不会再影响你的生活。 当你找出这些限制性思维以后,就可以一步步消除它了。 第一步:将你的限制性思维写下来 好好感受它,感受它带给你的情绪。 进入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的经验里面,充分感受这些不如意给你带来的痛苦、悲伤、愤怒、内疚或其他种种情绪。 第二步:从情绪中抽离出来 让一个成年的智慧的自己去告诉过去的自己,这些都只是你的思维,而不是事实。 你可能不会认同这个观点,因为你实实在在经历过很多事情。事实如此,你怎么去挑战呢? 在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做出选择了。 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够获得理想的生活,这个思维就必须被消除; 如果你仍然『抱住』它不放,你的目标永远无法达成。 你为它做的每一句辩护,都会让它变得更强大。 你希望达成自己的目标吗? 希望的话,你就选择相信它只是你的一个思维,而非事实。 第三步:尝试用一个新的思维去替代它 你可以用一个积极正面的思维去替代旧的思维,可是怎样知道这个新的思维对你有用呢? 当你想到这个新的思维的时候,感受一下自己的身体和情绪,你是否觉得充满了力量,是否有了正面的情绪? 如果是,那么这个新的思维就是正确的。 如果你财务有问题,你可以对自己说:曾经我的财务状况不好,但我从中汲取了不少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足以让我以后受益。 第四步:采取新的行动 当你采取新的行动时,你可能会感到害怕。 跨出自己熟悉的领域,很多人都会感到害怕或者不适,但是你可以告诉自己,我的行动要符合自己的思维。 比如,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从过去失败的财务经验中吸取了教训,那你会采取怎样的行动? 如果你希望自己饮食健康,你也给自己找到了新的思维,要成为一个饮食健康的人,那么你每顿饭会为自己准备什么食物? 最后一步:奖励自己 如果你真的想告别旧的思维,形成新的思维,并且开始采取行动,一定要奖励自己。 在你不断巩固自己新的思维的过程中,它会越来越坚固,不久之后,你的生活就会发生巨变。
那么,看完这篇文章,会帮你找到至少一种应对方法。
首先,先来看看你对自己生活中哪些地方不满意。
如果你是一位男士,你可能会说:女人都喜欢有钱人,我又不是有钱人。
如果你是一位女士,你可能会说:男人都喜欢年轻的女人,但是我已经不再年轻了。
总之,你将这个现状合理化为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那么这个解释很可能就是一个限制性思维。
但是你可能会说,事实就是如此,你还能举出很多亲身的经历去证明这个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