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地铁里的“咸猪手”,竟然被我撞上了|如何应对陌生人性骚扰?

今天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是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


在这样一个女性的专属节日里,我却想和大家谈谈,即使设立了“女士优先车厢”,也未能使女性不用再面对的陌生人性骚扰问题。


因为,就在上个星期,它真实地发生在了我身上……


01.

事发当时


在早高峰地铁车厢里,我觉得有什么东西顶在了自己臀部,以为是谁放裤兜的钱包一类的物品没太上心,但也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看到身后站着一名1米8几的30岁上下的男子。见我回头,他挪了挪自己的挎包挡在身前,但在我回头后仅不到三秒的时间里,又感觉臀部被顶住。


回想了一下男子挪挎包的动作,我突然意识到顶住自己的可能不是钱包,立马变得紧张不安起来。难道自己是遇到了传说中的地铁“咸猪手”?我该怎么办?要不要斥责?他到底是不是?万一搞错了呢?


正在慌乱时,前面的一位乘客说自己要下车,先和我换下位,于是我赶紧挪了过去,心想不管到底是不是遇上性骚扰,先和后面的男子隔开了再说。


没想到的是,这名男子也跟着挪到了我身后,之前的感觉伴随而来。我再次回头看他,他再次将挎包挡在身前,隔在我俩的身体之间。但没过五秒钟,包又挪开了,他又凑了过来……


此时,我终于确定自己是真的遇上了性骚扰。天呐!看过很多此类事件的报道,可我从不认为它会发生在我身上!曾经看过的处理建议在这个时候都难以提取,我一直在问自己要怎么办?要呼喊或是斥责他吗?可是我缺少有力的证据。


大声嚷嚷后会有正义之士帮助我吗?还是说只是引发乘客围观,甚至会有人拍照拍视频上传到网络?要用鞋跟踩他或是用包抡他吗?或者反手就给他一个耳光?可是他一米八几很魁梧,如果他恼羞成怒了,我会不会面临更大的伤害?


无数个念头在脑海中飞速闪过,而我最终只是弯曲胳膊尽量增加我和此人之间的距离,在他仍往前凑的情况下,将我的包用很奇怪的姿势拎手上,挡在自己身后。


每一秒都是那么难熬,我一直不停地问自己还能不能再做些什么,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却始终只能是维持眼下的状态不变。地铁终于到站,我慌不择路地挤出车厢,佯装镇定地换车……


出站后,走在宽阔的马路上,突然觉得特别特别憋屈,一定要把这事跟谁说说。先是在一个经常聚会的朋友们组成的小群里提这件事,却没有勇气说细节,也没有勇气承认自己当时的懦弱和恐惧,假装霸气地说自己跺了对方一脚。然后给两位很好的朋友发了好几个大哭的表情,他们都没有立刻回复。


到这时,我才终于决定给我家先生打电话,告诉他这件事。当电话接通听到他声音的时候,我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边哭边跟他说我在地铁遇到性变态了。他紧张地问:“现在呢?你在哪里?”当确认我已经出站安全无事之后,他安慰我“没事就好”……慢慢地,我恢复平静,擦干眼泪到办公室参加早会。



02.

即时处理


早会结束后,基于对黄院长的信任,我鼓起勇气到她办公室告诉她自己早上的遭遇,在说的时候,本以为已经平复的自己一边说一边泛出眼泪。因为九点钟已经安排有个案,院长只有几分钟时间和我交流。


她首先表达了对我的关心,以及对我竟然遇上了这类事件的共情,然后问我:你能想起当时的细节吗?我说能。


院长:那你能复述出来吗?


我:可以。


院长:我看你刚才还是想掉眼泪,你能哭出来吗?


我:能。


院长:那你就现在哭,使劲儿哭,哭个够。可以在我办公室哭,也可以在其他你觉得安全的地方哭。


我:我想回自己办公室。


院长:那需要找一位你信任的同事来倾听你,陪着你吗?


我:刚才已经给我先生打电话哭过一次了。我可以再给他打个电话说。我更想打给他。


院长:你有这样一个途径是很好的呀,那你打给他吧。说的时候如果想哭,就使劲儿哭出来。可以跟你先生说,也可以再跟其他朋友说。如果一会儿你还是有情绪反应,咱们进咨询室。


我:好,我试试。我觉得我可以的。


院长:你先照顾好自己,工作的事情都先不用管。选个不被打扰的地方。

……


随后的两个小时里,我先是给先生打电话,却因为他在参加会议未能对话。此前发去大哭表情的两位朋友,一位是我认为最有可能理解我当下心情的,一位是与我关系非常亲密可以无话不说的,给他们打电话,都没有接听。那个时候我非常烦躁,一边回应同事的问题处理工作,一边心想自己怎么就这么悲催连找个人说说都不可以。


在快要崩溃爆发的时候,我关上办公室门,拨打了一个跨洋语音电话。万幸,接通了……隔着13个小时的时差,对方听我诉说,并逐一分析回应了我的疑惑、纠结、憋屈、担心……到挂电话前,我不再想哭了,也觉得这事其实处理得比较好(越洋电话那头说他也不知道100分的处理应该是怎样的,但他觉得我的处理至少能有80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基本恢复至正常。


先前未接电话的人也都回过来电话。跟两位朋友大概说了一下早上发生的事情,说的时候轻松平静了许多,不再想哭;跟先生只说已经没事儿了,先忙了。随后全身心投入到当天的工作中,这事儿好像就这么过去了。



03.

后续反应


当天晚上六点多回到家,吃过晚饭差不多七点半,叮嘱孩子自主安排并请老人稍微看着点儿,我便直接睡了。没多一会儿在迷迷糊糊中听到先生已经回家,很想醒来跟他再说说早上的事,很想跟他拥抱,却越睡越沉。半夜一点醒来,辗转反侧,好像没有在想什么,却又一直没再入睡,直到三点多才再次睡去。


不管是当天夜里还是第二天白天,每次见到先生都欲言又止,反复多次之后我终于意识到,性骚扰事件对我的影响还没有过去,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与我先生相关。


不管是我没有选择首先联系他,还是在他回电话后完全不再提,又或者是我早睡避开面对他,背后都隐藏着我的担忧:他到底会怎么看这件事?他会认为我不再“贞洁”吗?他以后会不会对我不接纳?如果事件更严重,他会是什么态度?


在第二天晚上临睡前,我终于鼓起勇气主动找先生谈论此事。


我:昨天的事你怎么想?


先生:没想什么啊,没事就好。


我:万一有事呢?


先生:想那么多干嘛?


我:因为很重要啊,我需要知道你会支持我。


先生:唉呀,你就喜欢瞎想。以后自己开车吧。

就这样把天聊死了……


虽然没有得到所期望的回应,但我的担忧减轻了许多。



以上,是上星期发生在我身上的故(shi)事(gu);以下,是结合心理学知识对陌生人性骚扰的解读和处理建议。


04.

什么是陌生人性骚扰?


性骚扰是指不受欢迎的性与利益交换的要求,或是以性为目的的羞辱和欺凌,包括不受欢迎的身体接触、语言或非语言行为。


性骚扰的发生防不胜防,实施者并不会在自己面部贴上标签,让人一看就知道其存在一定的心理“变态”;也不一定就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多数都是平平常常的人:没有年龄界限,也没有职业界限,工人、教授、官员、商人都有可能。就像我所遇到的这名男子,高大挺拔,如不是亲历其中很难相信他会是实施者。


性骚扰的表现形式尚无统一界定,有时候受害者都难以判断自己到底是否正在经历性骚扰。这也是我在反复确认后才最终确定自己被骚扰的原因。



像我所遇到的这类在公共场所偶然发生的、实施者是和自己毫无关系的陌生人的性骚扰,便是陌生人性骚扰。此前沸沸扬扬的静安寺老爷叔性骚扰事件亦属此类。


(陌生人性骚扰可能是男性对女性,也可能是女性对男性,还可能发生在同性之间。本文仅针对男性骚扰女性的情况。)


2015年,康奈尔大学在全球不同国家的42个城市发放问卷,完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一次关于性骚扰的调查。22个国家中超50%的女性都表示自己曾经被“咸猪手”过。国内目前没有针对该类性骚扰发生率的调查,但从不时曝光的新闻报道推断,发生率不低。



05.


在被陌生人性骚扰当时,

我们可以做什么?


面对陌生人性骚扰,我们会怎么做?又应该怎么做?是躲是逃是反抗还是还击?


事实上,任何人都难以就这一问题给出一个确切的建议。因为,采取何种应对措施,要根据当时的时间、地点和安全性而定。网络上提到的高声斥责、喊叫,暴力还手(如用高跟鞋踩对方),及时换到远离对方的位置或离开现场,请周围的人帮忙,向警察求助……又或者越洋电话那头所提到的大声问“谁的东西硌到我了?太难受了,麻烦挪一挪”。这些都是可考虑的方法,但都不是唯一或最好的方法。我当天选择了拉远距离和迅速离开,但如果对方有更进一步或更过分的行为,我也很可能会大声喊叫求助。


总原则是切忌忍受,但也不可莽撞。忍受可能使对方肆无忌惮得寸进尺,而莽撞可能激怒对方招致更严重的伤害或是对对方造成人身伤害(正当防卫的认定有多难大家可自行了解)。注意证据采集,在无明确证据的情况下,有可能会获得周围人员的帮助,却难以诉诸法律。


2018年8月27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规定,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行动或者利用从属关系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可以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这是立法的进步,但在具体实施上仍有漫长的路要走。



06.

陌生人性骚扰可能带来的心理危机有哪些?


心理危机是指个人资源和以往应对机制无法解决来自外界或内部应激时的一种心理反应。性骚扰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遭受性骚扰后出现情绪、认知和行为的改变以及躯体不适的变化状态或过程。


没有切身体会的人可能会认为,性骚扰未构成“实质性” 的伤害,就是像“吃了口苍蝇”一样恶心,躲过去就是了。但实际上,性骚扰和强奸一样都是性侵犯的一种,骚扰行为所引发的受害者心理危机不亚于强奸带来的伤痛;不仅直接降低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水平,作为性犯罪的前兆同样给受害群体带来巨大且长久的危害和损失。对儿童的性骚扰甚至可以影响其一生的性格和社会认知水平的发展。


面对陌生人性骚扰这类随机性很高、难以预期的侵犯,我们最常出现的心理反应是厌恶、恐惧、愤怒。前文所提到的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中,72%的人因为被“咸猪手”而感到愤怒。这些负性情绪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继发的心理危机表现在情绪、精神、认知、性格和行为等多方面,如焦虑和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降低自信与人际信任,失去原有价值体系,人格障碍,吸烟、酗酒、药物滥用等健康危险行为。在这里,我们用相对通俗的语言描述几种危机。


①负性认知


最常见的负性认知是自卑自责


受害者认为是自己的原因导致侵犯发生,比如会认为是因为自己的着装过于性感。我当天也好几次萌生是否因为自己穿了V领毛衫和包臀裙的原因才导致被骚扰的念头。在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中,80%的非洲女性表示自己因为曾被性骚扰过而改变了自己的穿着。但事实上,穿着从来都不是、也不该是被骚扰的原因。无论何人,不论他的性别、年纪、外貌、特征或背景,均有可能受到性骚扰。


受害者也常常责怪自己当时没能采取更好的措施,比如未能果敢拒绝、有效还击等等……采取了A措施,就会想如果自己当时能够采用B或C,是否结果更好,或自己事后的感受会更好。


此外还可能出现以偏概全,认为所有人都这样,都和实施者一样。严重者会影响到对男性和性的认识,对男性存在恐惧,对性感到羞耻和恐惧,影响成年后的正常恋爱婚姻。


②耻辱感


遭遇性骚扰,许多女性当场是不会提出来的,也不会向别人倾诉,她们会认为这是一种耻辱,损害自身形象以及自尊和自信。如果是屡次遭受性骚扰,还会容易怀疑自己的价值。人们总是对高贵的和好的东西生出捍卫之心,假如你不认为自己高贵,你怎么可能去捍卫自己呢?而性骚扰带来的耻辱感对女人自尊和自信的损伤,往往混淆了自身的价值标准,使她变得自惭形秽。就像我当时不愿意面对先生,其实是不愿面对“被玷污”的自己。


③恐惧感


由于生理差别和文化影响,一些女性本来就对男性有着莫名的恐惧,性骚扰的发生会增加她的厌恶和恐惧;如若再有一些想象,则恐惧再加重,很可能对所有男性怕而远之。


④沉默逃避


有些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为了避免再次经历类似事件,会选择尽可能地躲避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有意识地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告知他人,不与男性交往,拒绝恋爱和结婚。


大量案例证明,保持沉默的代价可能是让自己陷入这段创伤,不断反刍当时的情绪。在精神科,偶发的性骚扰不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但是却可能是一些精神障碍,比如惊恐障碍、应激相关障碍、抑郁症等的诱发因素(情绪抑郁是女性在被性骚扰后主要且长期影响她们的两大情绪之一,而“咸猪手”是最容易引起的起因)。


⑤盲目依赖


某些胆小内向的女性,很可能在被侵犯后产生盲目依赖感,下意识地想置身于某个男性的保护。这种过分企盼安全的不安全心理使她容易产生“急于求成”“速战速决”的恋爱或婚姻错误。


除以上危机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遭受性骚扰可能会影响到受害者与家人、朋友及社会的关系。如果在被侵犯后未能得到所期望的回应,在和他人相处时,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并最终导致问题,比如越来越容易争吵,无法信任对方,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亲密……



07.

经历陌生人性骚扰之后,

我们可以做什么?


不论是消极逃避还是积极反抗,“处理当下的情绪,纠正负性认知”,都是自我心理建设的两个关键因素。可采用的方法包括:


①学会表达


表达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比如向值得信赖的人倾诉,比如自己写出来或是画出来。在表达的过程中不需要在意是否通顺流畅或是否准确,只需要尽情地表达、尽量地发掘和探索自己的情绪、经验、感受。对事件的回忆提取尽可能具体,会有助于我们减少被压抑的部分。如果是选择倾诉,尽量选择不会伤害自己、不会评判自己、能够让自己感觉安全的对象。如果是选择写作,不一定要保留所写的东西,可以在写完后就把纸撕掉,或是把电脑里的档案删掉。

当你选择表达,就是自我疗愈的开始。


②释放情绪


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要及时进行宣泄。吼也好,哭也好,甚至找个安全的东西捶打也好,都比否认情绪、强作镇定要好。

如果情绪无法释放,可先自行尝试重复表达,表达出来本身就可以一定程度地缓解情绪,同时也可诱发情绪。此外还可借助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来诱发情绪。


③调整认知


如前文所述,受害者往往容易自罪自责,需要我们调整负性认知,从内心明白自己的无助、恐惧,以及遭受的伤害,错不在于自己。“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无能;是骚扰你的人不对,你做出了那个时刻你所能做的最好选择。


④寻求帮助


在自助的同时,也要学会寻求帮助。我们可寻求周围值得信赖的亲朋好友的帮助;在掌握证据的前提下可求助相关执法机构;当感觉严重影响自己生活时,要勇于寻求专业心理救助,修复创伤,解开心结,从阴影中走出来。



08.

如果有朋友遭遇性骚扰,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在此次事件中,感谢黄院长和三位朋友给到我的支持;当然,也非常感谢我先生。因为有他们,我才能迅速地调整过来,也才能有勇气写这篇文章。虽然,我的勇气只够我接受身边的人知道我是谁,而不接受网络上的所有人都知道我是谁。


在这个过程里,他们都做了哪些事情,对我而言是有力的支持呢?


①镇定回应


他们没有任何一个人在听我说起此事时大呼小叫一惊一乍,他们所传递的是:“呀,你今天被性骚扰了”,就和“呀,你今天误了飞机”差不多的不走运,并不是什么“灭顶之灾”。这让我觉得此事没那么可怕和严重,也觉得大家并不会在日后因为此事就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因此决定了我愿意继续向他们倾诉,并相对理性地交流对此事地看法。


②耐心倾听


正如前文所说,充分的表达十分重要。在当天上午,他们都非常耐心地听我诉说,不管我是有重复还是太具体,都没有打断过我,并且能适时回应我。


③给予共情


其中两位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能够充分共情并帮助我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这让我感觉被理解,不孤单。当然,做到这点对很多人来说并不容易,但我们可以尝试假设自己就是对方,可能会有怎样的感受。


④正向引导


有人告诉我“没事了,你现在已经安全了,不会再受到伤害了”,有人说“你处理得很好,他那么高大,你可打不过他”,有人说“呀,你今天碰上个病人了,还真是不好跟他一般见识”……这些都有助我消除恐惧和自责,并纠正负性认知。


⑤温暖拥抱


先生没有如我所愿说一句“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会在你身边支持你”,但我能理解他为什么没有这样说。而随后他给我的拥抱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的期望。温暖的怀抱给人足够的安全感,也能让人感受到支持和力量。



最后,

作为一名心理健康工作者,我明白自己在这些天里走过了怎样的心路历程,也更加理解了有类似遭遇的姐妹们会面临怎样的心理困境,以及为什么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选择了沉默。将自己的遭遇和处理过程详细地写出来,是希望能以此文略尽绵薄之力,帮助曾和我有类似经历的大家走出困扰,更好地生活。


如果你仍有困扰,

欢迎拨打我们的公益心理援助热线:

0755-28793123

或是拨打0755-83200822预约门诊咨询


也欢迎你评论留言,

说出自己的故事,

或是给到性骚扰受害者鼓励。


面对性骚扰,

你不是第一个,

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更不是唯一的那个。



【参考文献】

[1]熊晓玲.湖南省实习护生虐待及其与焦虑抑郁的关系调查[D].长沙:中南大学,2011.

[2]江燕.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失恋心理危机干预的实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3]李军.学术性骚扰的共犯性结构: 学术权力、组织氛围与性别歧视——基于国内案例的分析[J] .妇女研究论丛,2014(6):44-55.

[4]邓子鹃.国内工作场所性骚扰研究回顾与展望[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5,24(1):83-88.

[5]金金.怀揣“勇敢的心”直面性骚扰[N]. 健康报, 2018年4月20日(第006版).

[6]黄盈盈、潘绥铭.21世纪中国性骚扰:话语介入与主体建构之悖[J].探索与争鸣,2013,7(1):58-62.

[7] 黄盈盈.身体、性、性感:中国城市年轻女性的日常生 活研究.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Top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路11号深圳青年学院广顺楼107

联系电话: 

0755-83200822 / 0755-83068808      

备案号: 

粤ICP备15082322号-1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