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起电影界在黄金年华的时代经典,那必然是《大话西游》的系列了。
在那个年代,电影技术还不是很发达,服装造型也不如现今的华美精致。但电影中的真情真意直教人生死相许,道尽了人间多少辛酸泪。在人们憧憬着真爱的的心灵深处,产生了共鸣。与此同时,这部电影也深深的烙印在人们心中,成为了传世的经典。
在影片中,想要救紫霞就必须打败牛魔王,想要打败牛魔王就必须要成为孙悟空,想要变成孙悟空就必须要忘掉七情六欲从此不能再有半点沾染。人生亦是如此,在现实世界上,你想和心爱之人永远相守,还需要考虑的是现实因素。
世上若有双全法,不负如来不如卿。但你们不顾一切相爱的前提,是需要生存下来,生存下来就必须事业有成。而想要事业有成就必须抛开你的天真,戴上面具,才能驰骋在社会的战场上,游刃有余。可当你变得有能力去满足心爱之人想要的一切时,你却已经不是那个不顾一切去爱她的你,你已经找不回最初的自己,亦失去了纯粹去爱的能力。
好的电影,大概便是如《大话西游》一般。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灵魂,让人们产生真挚的情怀,在未来的很多年,也无法停下对这部影片的怀旧。
(什么是怀旧心理?)
(黄:“怀旧”已经成为了一种正常的人类反应和一种社会学现象,已不局限于个体对自己过去的回忆,或是一种“年华渐逝”的印记,而是作为一种正常的情况,既带有浓烈的个人特征,也具有社会的普遍意义。)
(黄:怀旧心理的社会成因。)
(黄:怀旧的社会成因:
(1)怀旧并没有特定的人群和年龄,它可以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也可以发生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是一种稳定的个人心理倾向。
(2)当个体面临离职退休这样一些扳机性事件时,对自我能力衰退的恐惧,对外界掌控力下降的恐惧,对退休之后完全未知的生活的焦虑,很容易触发“怀旧情绪”,以期能获得心理安慰和情感支持,能抓住过去的掌控感与安全感。
(3)怀旧是寻找一种安慰。所以,尤其是在危机之下或社会动荡时代,怀旧能给人以舒适、亲切等正性情感,成为人内心的庇护所。
(4)毫无疑问,怀旧是对于过去的一种重构与思念,包括对一种已经发生的事件的可掌控感和安全感。
(5)从社会学角度看,在人生经历重大转变的时刻,人们需要用怀旧来保持身份,而对过去的感知可以唤起过去的自我,清晰地认识、定义自己,因此怀旧是自我感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当下,“怀旧”成了一个时髦的词,成了一种时尚,成了一种心理需求,甚至成为一种文化。怀旧,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悄然侵入我们的脑海?它有着怎样的特点与魅力,能够让人沉迷其中?对于“怀旧”,我们又有着多少认识,能够让自己能坦然而自由地面对它呢?
个人理解怀旧之所以让现代人向往包含了三层意思:
1、旧事物寄托着让人愉悦的情怀;
2、这种情怀与现代的烦恼形成对比;
3、旧事物已经固定,确定感强,新事物太不确定,无法掌控。
之所以旧事物会让人愉悦,相信不用多说,都在大家满满的回忆中。有时候烦恼的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不知道选哪个好,不确定啊,捉急啊。而这里就涉及到两个心理学话题:人的探究和控制欲望,以及当下存在的意义。
我们希望探究新的事物但同时也要控制,控制不确定所带来的恐惧和焦虑,现代事物满足了探究但又有太大的不确定,所以矛盾啊。可没有办法,人就是这样。
可当我们对现状不满时,比如因为不满意的近况而引发出的对其真实感的逃避,就会产生一种拧巴的自我防御。然后从心里开始感叹,还是以前好啊!
怀旧其实也不错,算是心理退行中“偏”健康的一种,有时还能升华到艺术和商业层面创造价值陶冶情操,这也是不错的。但要真的奔向怀旧的生活,即便衣食无忧估计绝大多数人都不会。
现代的节奏已经深深的嵌入大家的生活,想回归哪那么容易,当下一刻能让自己身心协调就已经是不错的修行了。至于如何掌握生活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世上从来都没有真正的确定。有一点或许可以稍微确定,自己热爱做什么,或许能找回些当下存在的意义。
影片中,紫霞曾说过:“如果不能让我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就算让我做玉皇大帝我也不会开心哪。”所以说,做人嘛,最重要的还是开心喽。对过去的美好难以忘怀是可以理解的,适当的怀旧也是种享受。但最重要的,还是做好当下的自己,让未来的自己,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