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孩子离家出走,问题出在哪里?

近期,关于孩子离家出走的消息,常常见诸各新闻媒体,牵动着家人、朋友,甚至全社会的心。


怎么老是有孩子离家出走?问题出在哪里,这其中谁应该反思?

  

近日,有媒体发布《2016青少年离家出走微报告》,显示亲子不和是青少年离家出走的首要原因。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一些教师和心理专家,他们认为,一些父母的家庭教育能力和水平亟待补课

 

■亲子矛盾是出走的主要原因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主要面对学习、亲子关系、伙伴友谊、自我成长四类问题。调查报告显示,亲子关系压力成为青少年离家出走的最主要原因,超过半数的离家出走青少年是因为和父母关系差,沟通不畅,在这些不良情绪下,孩子选择离家出走的方式避免冲突或者解决与父母的矛盾。

 

排在第二位的原因是学校及学习压力。随着新学期的开始,作业和学校让孩子们感觉“压力山大”,一些青少年选择离家出走逃避学校和学习。

 

值得注意的是,“友谊”在此期间也成为上榜理由。所谓友谊,更多指的是青少年的网恋、早恋。专家认为,互联网时代对青少年的影响非同小可,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类社交软件的风靡,使得渴求同辈理解支持的青少年深陷其中,造成一起又一起离家出走。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也成为青少年离家出走的理由之一。处于青春期的一些孩子,感觉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他们渴望脱离父母保护,去外面独立体验生活并以此证明自我。

 


 

■13至15岁青少年“出走”最多

 

从调查报告来看,整个青春期都是离家出走的高危期,其中13~15岁的青少年离家出走的最多。调查还显示,不管什么样的家庭都共同面对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困惑。其中核心家庭(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社会主要家庭结构,因此所占百分比最大;排在第二位的是单亲离异家庭;有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主干家庭,离家出走率相对较低。

 

通德桥小学校长赵冬认为,当下的青少年无论是从认知程度、社会性还是心理发展水平来说都和10年前、20年前不同,主要反映出来的特征就是孩子什么都懂、个性很强,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更是叛逆情绪严重。“然而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以及与孩子相处的方式却依然停留在过去,由此造成亲子矛盾往往是孩子出现较大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

 

 

“从媒体报道的离家出走案例中可以看到,不当的亲子关系是直接或者间接导致孩子离家出走的重要原因。”赵冬认为,特别是那种采取“忽视型”或“专制型”教养方式的家庭,面临着更高的青少年离家出走率。“以前说的‘棍棒下出孝子’,放在现在的孩子身上还是行不通的。如今的孩子个性强,以打骂来处理问题多半只会适得其反。”

 

此外,隔代育儿造成的孩子受挫能力缺乏,也是当下孩子容易发生极端行为的原因。“在隔代育儿中,孩子往往只有宠爱,不经历挫折和困难。然而,排解压力、调节情绪、正确面对挫折,这些能力都需要通过生活来学会,如果孩子在生活中接触不到挫折,就不会处理。”赵冬说。此外,年轻的父母过于依赖上一辈,不主动承担孩子的教育责任,就会导致和孩子的沟通不良,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治“心病”,预防大于补救

 

“孩子离家出走,是对家的否定、对爱的否定”,面对不断发生的离家出走事件,锡山区羊尖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尤迎九建议,一方面,社会要建立健全求助机制,包括心理帮助机构、求助站等,通过心理疏导让孩子以积极心态面对他的成长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引导家长进一步了解自身,了解孩子,减少亲子矛盾,学会正确地爱,从根本上减少孩子离家出走的可能。

 

无锡市德育名师,堰桥初中胡文珠老师说,对于孩子心理问题,事先的预防要大于事后的补救。家长需要在平时就帮助孩子建立心理疏通的管道。首先是培养他们有足够的抗压能力,一旦遇到挫折能有强大的心理去克服。其次,作为父母要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对事情的意见,某些时候要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对待孩子,别太过分关注成绩等表面的东西,多在乎他们的内心。还有,就是要让孩子交往一到两个知心朋友,遇到烦恼可以有倾诉的对象。另外,要培养孩子一到两个爱好,能有多余的精力释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对于家长自身来说,不妨多阅读和了解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掌握与孩子沟通的艺术与技巧,处理问题的时候也多思考,做一个智慧的家长。”

 


 

而学校更要关注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别要关注特殊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与他们进行更多的沟通。还要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让不同特点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要让学校真正成为青少年学生喜欢的乐园。学校还应该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树立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理念。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Top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路11号深圳青年学院广顺楼107

联系电话: 

0755-83200822 / 0755-83068808      

备案号: 

粤ICP备15082322号-1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