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治疗
是以家庭为对象实施的团体心理治疗的模式,它从家庭视角审视来访者心理问题、并经由不同形式的语言、互动等治疗行动来促使家庭有所改变的治疗体系,其目的在于消除心理问题,使家庭成员更加分化、更加自由地完成个人及家庭整体发展的阶段性任务。同时,使家庭成员,夫妇和其他关心彼此的人能够合适的表达情感和解决困难,了解成员的经验和看法,欣赏对方的需求,对他们的关系和生活做出积极的改变。
1)家庭治疗较多地用于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如学习问题、交友问题和神经症性的问题,进食障碍和心身疾病,青年夫妻的冲突等。
2)当家庭成员间有冲突,经过其他咨询(个体咨询)无效的,或是在个别咨询中不能处理的个人冲突,或是家庭对个人咨询起了阻碍作用,可以寻求家庭治疗。
3)症状虽反应在某人身上反映的却是家庭系统有问题、家庭过于忽视或过分焦虑心理问题成员的咨询、家庭成员要求参与咨询、家庭中有一个反复复发的精神心理问题的患者、家庭中某人与他人交往有问题的时候,有必要考虑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有以下这些模型
1、心理动力模型
心理动力学的观点最初是建立在精神分析的模型之上的,核心是驱力理论和个体内部各种相反力量的交互作用。虽然以这个模型为基础的咨询似乎只涉及到单个人的人格,但是家庭背景对人格形成的作用也是该理论中的一个要素。
心理动力学今天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客体关系理论上的,与弗洛伊德的本能不同,该理论强调婴儿对看护者依恋的基本需要以及那些内化的心理表征客体内的分析。这种对依恋的基本需要使人们继续在其成人关系中寻找满足。
2、经验模型
经验式家庭治疗师运用与家庭成员进行咨询沟通的即时性,帮助催化指向个体成员成长和潜力充分发挥的家庭自然驱力。它在本质上是非理论和非历史的,因而强调了行动先与领悟或解释。通过借家庭-咨询师的互动提供促进成长的经验。关注不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是这种家庭治疗的根本特征。
3、多代际模型
由鲍文开创的家庭系统理论,对家庭治疗持代际观点并以自然系统观(其中,人类的行为被看成是一个进化过程的结果以及生命系统的一种类型)为基础。 作为家庭治疗领域的主要理论家,鲍文把家庭概念化为一个情绪关系系统,并提出了8个相互连锁的概念来解释发生在核心家庭和大家庭之间的情绪过程。
这8个连锁概念包括自我分化、三角关系、核心家庭情绪系统、家庭投射过程、情绪阻断、多代传递过程,同胞地位和社会退行。慢性焦虑被看作是自然界不可避免的部分;当家庭试图平衡整体感和分化时,焦虑便由上几代传递下来。
4、叙事模型
叙事咨询师将注意力焦点放在帮助来访者获得关于其生活与身份的偏好故事基线上,以此取代先前消极的、自我挫败的、死胡同式的自述。在咨询师的具有影响力但去中性化的帮助下,来访者创造并内化新的故事,形成新的假设,并通过重塑他们的故事而在面对未来的各种可能性时持开放的态度。
这个模型在咨询领域中很快就获得了突出的地位,它是基于一种对深入探索潜在“真理”的需要与修复潜在结构的需要发出挑战的后结构性思想上的。解构旧的观点并代之以众多故事可能性有助于减少占主导的和问题性故事的控制力。咨询过程要求关注限制的自我叙述和制度化的文化叙述。
5、行为/认知模型
家庭治疗的行为模型通过发展定期监控的、以资料为基础的干预方法,试图引进咨询过程的科学方法。
最初利用已经建立的人的学习的原理,这些咨询方法强调行为的环境、情景和社会决定因素。目前,大多数行为主义者已经认识到在家庭互动中起中介作用的认知因素的影响。
6、后现代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模型
家庭治疗中的后现代革命挑战了系统的思想,特别是初级控制论思想。在后现代主义观点中,不存在任何客观可知的世界,而我们所称之为“现实”的东西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持这种观点的治疗时总是多样性,并主张一个功能良好家庭的组成结构是必然有旁观者审视的。在确定家庭功能水平时必须提到种族、文化、性别、性取向,家庭组织方式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