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当“沙盘游戏”撞上“圣诞老人”


圣诞节刚刚过去,每到12月的伊始,我们总会期待在12月的圣诞节那天能够收到一份圣诞老人的礼物。当问到小孩子们:“你相信有圣诞老人吗?”,孩子们一般会激动地回答:“相信”;但当问到家长们的时候,家长们普遍会说:“当然不信,我只是假装相信,以便让孩子获得圣诞礼物。”为什么家长明明不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只是想让孩子获得礼物,却不能地把内心“想要送孩子一份礼物”的真诚想法直接告诉孩子,并当面送上礼物,而是需要冠以圣诞老人之名呢?圣诞老人在这个中间传递礼物的角色形象到底反映了我们什么样的心理需求呢?    


在我们的理解里,圣诞老人往往是幸运的代表,是派送好运的老人,是节日的使者。我们试着从心理需求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如果家长真的很真诚地去送上礼物,说出关爱,怎么想就怎么做怎么说,那么孩子一定会是毫无乐趣。孩子怎么可能像家长那样去感受到那份礼物背后的关爱?孩子只需要收到礼物时的意外惊喜,以及圣诞老人垂青所带来的满足感。孩子的需求是圣诞老人送人礼物的那种“童话故事”般的神奇和惊喜,而家长的心理需求就是向孩子表达爱和关心,这也符合圣诞老人无条件给人爱和关心的形象。


在“沙盘游戏”中,沙盘世界里的圣诞老人属于神话传说的象征原型,在沙盘中出现的神话传说的沙具除了代表其本身,也具有沟通原型的意向。在很多沙盘作品中,圣诞老人的出现代表了家长与孩子沟通原型的呈现。在心理沙盘里,圣诞老人作为西方宗教、神话人物的分类,一般都代表一个人的信仰或一个人的守护神的含义。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守护神一般的存在,孩子借由收到父母的圣诞礼物,感受到守护与关爱。同时圣诞老人无私、乐于给别人带来礼物、惊喜、欢乐的形象,给家长一个很好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爱。


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个沙盘案例来更好的理解人物的象征意义。


17岁的女孩小宁性格内向,在生活中不爱与父母、老师沟通交流,在家里常常一个人呆在自己的屋里将门反锁,不准爸妈进自己的房间。在爸妈看来,小宁是一个非常叛逆的孩子,经常一个人坐在电脑前,沉浸在电脑的世界里,喜欢聊天和游戏,不接受爸妈和老师对她的教育。后来,小宁在网络上遇见一个男孩,很喜欢他,并决定要和他建立恋爱关系。爸爸妈妈知道这件事后,坚决反对并动手打了她。从此,孩子不再去上学,并没日没夜地泡在网上。父母无奈,把孩子带来心理咨询。咨询师选择了沙盘疗法来给女孩进行治疗。


   小宁来到咨询室后,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开始制作沙盘作品,下图是小宁完成的沙盘作品。



 



如图所示,这个沙盘里所呈现的沙具不多,线索比较简单。当沙具越少时,每个沙具所具有的能量就越大。每个沙具在来访者心中的地位就越重要。本例我们可以看到沙具主要以家具为主,之外还有四个人物。家具代表和象征来访者孩童时期的家,人物代表来访者内心的渴望。我们看到来访者的内在世界只局限在自己的家庭,同时她很渴望能够有像圣诞老人那样的人来关爱和呵护她,能有像两个小天使般的朋友陪伴她。这里看到圣诞老人在沙盘游戏中是孩子在无意识里用来表达内心对于父母的爱和理解的渴望的,圣诞老人的原型更能够唤起人们对于无私的爱和付出的需求。  


一个青春期的女孩,她的内在世界仍然停留在6—7岁的孩童时期,说明父母要适当给孩子一些空间和自由,让她慢慢地长大并能够学会和爸爸妈妈分离。经过不断的分析和心理疏导后,女孩逐渐敞开心扉回归校园。圣诞老人这个模型在沙盘里,可促进激活、恢复、转化、治愈一个人,让其无私,奉献,乐于助人,对其心理健康的维护,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人格发展和心性成长都有促进作用。


通过圣诞老人的角色在沙盘游戏中的心理疏导的作用让一个17岁的叛逆女孩走出了心理阴影。在沙盘游戏中,沙具象征意义的体现要结合来访者在沙盘作品中的整体呈现,像是案例中的圣诞老人形象,适用于小宁的沙盘作品环境,但不可以偏概全。对于心理沙盘来说,最具灵魂意义和内心展现的一部分就是沙具,每一个小小的沙具背后都代表着来访者不愿启齿,甚至自己都不知道的潜意识和内心世界。为来访者营造一个安全受保护的环境是保证咨询效果的首要因素。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Top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路11号深圳青年学院广顺楼107

联系电话: 

0755-83200822 / 0755-83068808      

备案号: 

粤ICP备15082322号-1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