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抑郁溯源——不同理论视角下的抑郁症

上百年来,抑郁症的研究一直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对抑郁症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和深刻。但由于抑郁症的诱发情况迄今没有一种清晰的解释,甚至存在着很多悖论。所以我们尽可能多的探讨各方信息,以便得出相对来说更为全面和客观的结论。


01 抑郁症五点定义


抑郁状态是重要生命活动的停滞或缺乏,是“可悲的静止,存在的暂停,时间的昏厥”,是一种不完整感、无力感及不真实感。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Henru Ey



所以,究竟什么是抑郁症?认知行为疗法创始人贝克教授对抑郁症的五点定义:


①明显的情绪交替:悲伤、孤独、冷漠


②消极的自我概念:自我责备和自我怪罪


③退行性或自我惩罚的想法:逃避、躲藏、死亡


④植物性症状的改变:厌食、失眠、性欲缺乏


⑤活动能力改变:迟缓或急躁



02 理论层面溯源抑郁症


行为主义理论


赛利格曼认为,动物模型中“习得性无助”的现象和人类临床抑郁症是相似的,所以抑郁是强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即在患者生活中,无法躲避的惩罚可能是其患病的一种原因。

注:塞利格曼习得性无助实验即给动物以不可回避的电击,动物尝试多种方法逃脱无效后放弃逃跑,被动接受电击的现象。



认知与进化理论


类似于斯金纳提出的操作性行为概念,个体在结果出现之后对行为进行选择(即某一行为引起良好反应,则该行为在日后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所以贝克提出临床抑郁症和躁狂症在机制上可以用返祖现象来解释。在早期人类的生存环境中,它们可能是具有适应性的,只是在今天,这种适应性下降了。临床抑郁症患者的那些长期的明显的负面认知偏见(选择性抽象、消极的自我归因)在一些情境中对生存是有益的,因而得到进化。



Nesse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情绪低落和临床抑郁症的适应性质和功能。抑郁可能具有的生存功能包括①通过交流表达对帮助的需要②发出社会等级冲突中自身处境的信息③促使个体从无法达成的目标中脱离出来④调节精力投入模式


总而言之,认知和进化理论认为,抑郁症及其相关的一些现象可能具有适应生存的功能。



精神分析理论


Melanie认为抑郁的预先倾向并不取决于一系列创伤性事件,而在于生命第一年的母子关系。作为一个防御技术,孩子会否认他爱的对象的复杂性,而是用好和坏这种二元标准来解释。这种倾向是成人躁狂抑郁的特征。


雅各布森提出,自尊心缺失是抑郁症的核心心理问题。自尊、超我和完美自我的发展目标是个体确定自我身份、区分自我和他人、现实自尊以及形成满意对象关系能力的坚定基础。她认为,自尊“代表了自我表征和理想自我概念之间的矛盾或者和谐程度”。她认为自尊的决定性因素和抑郁症有关,父母对孩子过早和过度的失望,同时伴随着对他们的自尊进行贬低,往往发生在抑郁症病人的早期生活中。躁狂抑郁表现出对伤害、挫折和失望的极度不容忍。



03  抑郁症七大可能诱因


发展性因素:早期童年经历创伤或者有被虐待(精神和身体上)的经历,但与早期分离和丧失无关。


人格障碍:有研究表明,心境恶劣的人更容易出现人格障碍(但二者是相关因素,所以也有可能是人格障碍导致了心境恶劣),神经易过敏,导致情绪不稳定,面对压力时也脆弱不堪,周期一长,便更易引发抑郁。


药物影响: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有一些高血压药、治疗关节炎的或者是有些治疗帕金森的药,会造成抑郁症状。


情绪与压力:学习、工作压力,家庭不和、朋友矛盾,或突然经历较大的压力的偶然事件,如失业、丧偶、经济困难等,患抑郁症的概率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 


不良嗜好:长期吸烟、吸毒、酗酒等不良嗜好,可能大脑一些化合物变动,导致抑郁症发生。


大量游思: 这是专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症状,从进入智能手机时代,我们大脑的注意力每天都被随时冒出的短讯息所侵占,因而产生大量的“游思”,变现为注意力无法集中,在没有刺激的环境无法安静独处,如坐针毡,长此以往,可能导致抑郁。


紊乱的睡眠:睡眠不规律是导致抑郁的重要的潜在原因之一,那些每天睡觉时间都不固定的人更容易发展抑郁。有研究表明,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即我们深度睡眠产生梦境的时间)严重缺乏且质量不高时,对人的情绪产生直接影响,使人变得烦躁易怒且消极悲观。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Top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路11号深圳青年学院广顺楼107

联系电话: 

0755-83200822 / 0755-83068808      

备案号: 

粤ICP备15082322号-1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