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你了解网络成瘾吗?

早上睁眼一件事,枕头耳边摸手机。

路上行人在玩手机中撞在了树上,骑车小伙子在玩手机中掉进了窟窿,公交车上的学生在玩手机中坐过了站,过十字路的小朋友在玩手机时被汽车撞伤。

不知不觉中,我们的青少年好像都被手机绑架了,名为“网络成瘾”的蜘蛛网困住了他们。

在全球范围内,网络成瘾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流行率为1.0% 18.0%。与欧洲地区相比较,包括中国、韩国等在内的亚洲地区青少年网络成瘾发生率更高。

毫无疑问,网络成瘾会对个人的心理健康、自我发展和社会交往等方面造成极大危害,对家庭乃至社会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已成为日益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的青少年被困在屏幕中不得动弹?

01 成瘾原因

研究发现,网络成瘾与行为问题有着共同的“心理危险因子”,例如:社交焦虑、忧郁、无聊感、低自尊、神经质、课业或工作压力、家庭关系不佳、同侪关系不佳、敌意及冲动控制不良。其中,家庭和社交焦虑又是最为突出的诱因。

# 家庭 #

父母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据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呈现民主开明特点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率更低,而父母有不良嗜好、父母下班上网、父母干预上网的青少年更易网络成瘾。

我们通常认为,严格限制青少年的网络使用是有助于防治网络成瘾的,但事实上,互联网使用受到限制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可能性是不受限制者的近1.9倍,有关互联网使用的规则数量越多、执行得越严格,青少年就越有可能网络成瘾。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让青少年无限制地使用网络。适当的约法三章是有必要的,但过多、过严的限制反而会激起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加重网络成瘾的危险。

此外,家庭功能越健康,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越好,青少年的孤独感越少、自我认知也更积极,其通过网络寻求支持的可能性也更小。

# 社交焦虑 #

社交焦虑是沉迷网络的另一原因。

社交焦虑的人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会出现不必要的紧张感、恐惧感,由于不善言辞或缺乏待人接物的能力,他们担心自己的言行是否妥当,害怕别人的负面评价,因此对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产生回避。

而社交网络能够满足他们对人际交往的需求,同时还能够避免现实社交带来的不舒适感,减轻焦虑等负面情绪。当社交网络逐渐成为现实社交的替代品时,使用者容易产生依赖,形成社交网络成瘾。

02 网络成瘾的危害

网络成瘾无疑会带来生理、心理上的双重危害,也带来了行为问题。

# 生理方面 #

网络成瘾往往带来视力下降、肩背肌肉劳损、生物钟紊乱、睡眠节奏紊乱、食欲不振等躯体伤害,如果停止上网,则会出现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此外,根据近5年来的脑成像研究,网络成瘾会对人的奖赏、控制和决策三个脑功能系统造成影响,这与物质成瘾者的大脑损害结果基本一致。

# 心理方面 #

网络成瘾者一旦停止上网便会产生强烈渴望,难以控制对上网的需要或冲动,这种冲动使其工作、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感到记忆力减退,逻辑思维迟钝。

他们可能沉迷于虚拟世界而与现实疏远,为人冷漠,缺乏时间感;常常处于上网与不敢面对现实的心理冲突之中,情绪低落、悲观、消极。

同时,大量研究发现, 成瘾与抑郁往往相伴发生, 成瘾能增加抑郁的风险, 是抑郁的重要预测因素。

# 行为方面 #

部分沉迷网络的青少年为了能上网,不惜用掉自己的学费、生活费,借款,欺骗父母,甚至丧失人格和自尊,严重者偷窃、抢劫。

对网络成瘾的学生而言,最直接的危害是耽误了正常的学习,尤其是导致他们不能集中精力听课,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下滑,甚至逃课、辍学。

03 我们该怎么做?

# 提前预防 #

预防大于治疗。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我们需要每天合理安排孩子的上网时间,心平气和地说明网络的利弊,让他们明白不是不可以玩手机和上网,只是网络也存在不好的地方,因此要适度使用,将孩子的网瘾扼杀在一开始。

平时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课余活动,从中发现孩子的喜好,分散他对网络的注意力。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孩子的人际关系,避免孩子因为社交焦虑而沉迷于网络社交。

# 树立榜样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会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行为。

如果父母下班回来就刷手机,孩子也会学习这种放松方式,进而提高网络成瘾的可能。因此,父母也应注意自己的日常行为,采用更为健康的娱乐方式,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 及早发现 #

网络成瘾的发展形成需要有一段时间,呈一定阶段性。具体地讲,从网瘾的临床后果来看,网瘾发展可分四个阶段(以游戏为例):

①开始有些沉迷游戏,但学习(工作)还没有明显受影响;

②玩游戏有些失控,还能坚持学习(工作),但学习成绩(效率)开始下降;

③沉溺于手机游戏并严重影响睡眠和学习,虽还能勉强坚持上学(上班),但经常迟到、并精神不振,成绩显著下降;

④放弃学习(工作),晚上玩游戏至深夜甚至通宵,白天睡觉至中午,整天可以不出门,不与人交往。

网络成瘾干预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前两期是最佳干预期。提早发现,提早干预,可以避免更为严重的后果。

# 寻求帮助 #

如果孩子的网络沉迷已经发展到较为严重的程度,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需要及时向心理门诊等专业机构求助,进行相关评估与干预,以避免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过度沉迷网络带来的绝不是充实的快乐,更多的是伴随着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和情绪困扰, 甚至伴有抑郁障碍。

如果你深陷网络无法自拔,我们期望你能及时求助,走出将你困在方寸之间的屏幕。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Top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路11号深圳青年学院广顺楼107

联系电话: 

0755-83200822 / 0755-83068808      

备案号: 

粤ICP备15082322号-1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