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过之前的文章,大家已经对精神疾病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但对于精神病患者而言,除了疾病本身,还有一个隐形敌人,那就是“病耻感”。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世界上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在人生中某个阶段受到精神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
精神疾病已经是生活中常见疾病之一,目前全球约有 4.5 亿人患此类疾病,但仍有约 2/3 的精神疾病患者从未向专业人士求助。
南方周末也曾报道,一项国际性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有超过1亿人患有精神疾病,其中有92%的严重精神疾病患者没有接受治疗”。
很多名人也受过精神疾病困扰。华为任正非抑郁过,演员陈坤和歌手朴树都受过精神疾病困扰,但他们也都是病情好转,多年之后才有勇气公开。
精神疾病患者之所以不愿意公开或向他人求助,有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病耻感。
2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佩恩教授说:“我认为,精神疾病确实有一种病耻感需要远离。这是人们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人们不愿意接受治疗并寻求治疗,部分原因是这种病耻感。”
所谓病耻感,是社会大众对某种疾病的负面评价和反应,以及患者本人由此内生的羞耻感受。简单来讲,是患者对自己生病而产生的羞耻感,还有社会对此疾病的歧视。
精神疾病的病耻感的核心表现,就是对这种疾病及其患者的偏见和歧视。
1)对精神疾病的偏见与歧视
当新闻报导儿科医生缺乏时,立刻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并要求增加儿科医生。但是,精神科医生的重要性,却少有人提及。
据相关数据,我国现有精神科医师2万多名,平均1.49名/10万人口,精神科医生需求量如此之大,关注的人却不多。
大众对精神疾病的偏见,还体现在认为这种疾病可以不治而愈。
最近,“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成果高峰论坛”发布了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1%的社区居民对精神障碍有病耻感,社区居民认为38%的精神障碍可不治自愈。
实际上,许多精神疾病都不会自行好转,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症状会越演越烈。
还有一类偏见与之相反,认为精神病治不好,得了病一辈子都会受影响。这个偏见使得很多病人没有尝试就直接放弃治疗。
关于精神疾病的一个基本事实是:经过治疗大多数病人的病情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有相当多的病人能够治好,并且正常工作和生活。
除了以上几种偏见,大众对精神疾病的认知,还处于惊恐状态,仿佛一谈到精神疾病,就代表着严重的精神障碍。这些偏见都使精神疾病患者及在去医院看病时,要在承受疾病本身的痛苦外,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2)对精神病人的偏见与歧视
生活中,大家都能够去关心白血病患者,残障人士等,却很少有人去关心精神病患者,不少人甚至还对他们另眼看待,认为他们是疯子。
正是这种态度,使得一些精神病患者不敢就医,就一直拖着,久而久之会加重病情,最终遗憾终身甚至危害社会。
精神病人本身就是弱势群体,疾病的折磨让他们的身心陷入困境,很难能够为自己发声。其实,只有部分精神疾病患者具有攻击性,大部分精神疾病患者都不会主动伤害他人。
尽管现代医学和心理学已经开始对精神疾病进行科学的认识,但传统的观念仍然影响着大众。即使处于康复期的患者,也很容易被人排挤和孤立,让患者的恢复过程受到额外的阻力,有患者甚至会因此而中断治疗。
病人康复后,也有可能因为患病经历,而被人嘲笑或贬低,甚至在康复后因此而失去更好的工作机会,有些人因此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悲观失望。
很多精神疾病患者都羞耻的经历,有一半的精神病患者承认曾受到单位不公正对待,受到同事或同学的歧视,被邻居看不起,并导致恋爱或婚姻失败,这些都是病耻感对精神病人的伤害。
3
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并没有本质的不同,精神病患者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减少对精神疾病的病耻感:
1)改变具有病耻感的疾病名称。伦敦大学学院的Nell Ellison等开展将“精神分裂症”重命名为“统合障碍”以减轻病耻感的研究,旨在从疾病命名上让患者更容易接受。
2)宣传和普及精神疾病知识。通过多种活动,让全社会形成对精神疾病的正确认知。可以建立精神卫生机构开放日,让更多人了解精神病医院,了解精神病患者。公众可以提供很多关于精神病人战胜疾病的正面教育和环境。
3)精神疾病患者家属要树立信心。当遇到相关疾病时,及时与医院联系,积极配合治疗,减少不必要的担心和顾虑。
4)为精神疾病去污名化。精神疾病患者一样可以实现社会价值,像梵高,肯尼迪,丘吉尔等人都有精神疾病,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精神疾病也只是众多疾病中的一种,并不特殊,也不可怕。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减轻精神疾病患者的病耻感,为精神疾病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深圳市康宁医院康复科主任,精神科主任医师高欢,从明天(6月13日)开始,每周四都会在华康博爱心理学研究院坐诊。
高欢主任是1982年从湖南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的高材生,30多年来,他一直专注于精神医学鉴定以及精神科临床、预防、康复和心理咨询工作,帮助过数以万计的来访者 ,诊断过众多精神疾病方面的疑难杂症。
这几年,高主任一直在深圳各社区展开精神疾病预防工作,希望全社会对精神疾病有一个科学的认知。他还在2000年和2009年两次获得礼来—中华精神科学会精神分裂症回归社会杰出贡献奖。高主任对于防治大众精神疾病,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丰富的经验。
高欢主任将每周四在华康博爱心理学研究院坐诊,费用为1500/次,在公众号下留言可享受优惠价1200元/次(仅限6月12日-8月31日),欢迎有需要的人士前来咨询预约。